第A04版:版面四总第19期 >2023-02-17编印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刊发日期:2023-02-17 阅读次数: 作者:杨 光  语音阅读: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文/汉寿浆站 杨 光

余华老师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是从许三观的卖血历程来刻画他经历的苦难人生。主人公许三观是城里丝厂的一个青年工人,他既有工作的上进心,又有家庭的责任心。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他先后十一次卖血,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难关。

书中,许三观在命运的苦难下一次又一次的卖血时我总感觉他应该活不了了,可每次他都活了下来。许三观的“血友”跟龙连续卖血后死亡,我一直以为这也会是他的结局。许一乐是许三观的第一个孩子,可一乐的真正身世却是自己老婆和另一个男人何小勇的孩子。对于许三观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屈辱。但最终许三观还是接受了这个孩子,一乐病重,为了救一乐,他一边让许玉兰护送一乐去上海,一边再次找到李血头。可李血头不再理他,他只好拼死一搏,设计好旅行路线,在六个地方上岸,“一路卖着血去上海”。这一路卖血几乎要了许三观的命。许三观也计较过一乐的出身,但最终这种恨意敌不过父子之情,故事的温情转折和好结局是我没有想到的。

阅读过程有些揪心,但看到结局后我松了口气,许三观没有死掉,这还算是个好结局。

我读了些对于这本书的苦难精神的解读,这些温情转折被认为是“消解苦难”,剧情不是我们所决定的,但台词我们可以决定,既然剧情无法把握,那我们就说好自己的台词。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许三观们”笨拙而执拗、坚持而顽强的活着。这是“许三观们”的力量。

这本书中出现的“血头子”也是真实在历史上存在的,在参与湖南省采供血机构培训上课时,老师提到了上世纪90年代轰动一时的河南省“艾滋村”事件,由于采血的不规范酿成的惨剧,至今听起来都会令人感到痛心和警惕。

在今天,所有的采供血机构都已经规范起来,这是国家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死亡和疾病是苦难,人们的互相守护终能消解掉许多那些不可逾越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