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版面三总第22期 >2023-03-30编印

《流浪地球》中国科幻电影的一缕曙光
刊发日期:2023-03-30 阅读次数: 作者:贺 尧  语音阅读:

《流浪地球》中国科幻电影的一缕曙光


文/中心检测室 贺 尧

回想起上次走进电影院,还是4年前观看《流浪地球》。经过一千多天的期待,终于与等待已久的续集重逢。仿佛久别重逢的老友,给我带来新的惊喜与感动。

在影片世界观中,太阳加速膨胀,100年后将会吞并地球,300年内将会吞并太阳系。为了应对这一危机,人们选择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也就是所谓的“流浪地球计划”。整部影片讲述的便是人们克服种种困难,实行计划故事。

作为科幻电影,整部影片的特效毫无疑问是在线的,无论是影片开头展现的空间站全景,乘坐轨道电梯一路奔向星辰大海的桥段,还是影片中期残骸坠落,火流星划破长空直坠深海的震撼,抑或是最后爆炸的光芒将整个屏幕吞噬的场面,不说活灵活现,至少也是身临其境,值回票价。

当然,除去我自己作为科幻作品爱好者的加分,这部电影在剧情、在细节、在人文方面传达出的“中国味儿”更是让我惊喜。电影里几乎不存在机械降神,也没有“个人解决一切困难”的典型美式超级英雄剧情。所有困难都是由“人类”这一整体来解决,用少数人自愿的牺牲,换来最终多数人的生存。整部电影从未喊过口号,却传达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展现着中国人民独有的团结和奉献精神,正是因为团结与奉献,文明才得以延续。

电影对主角的塑造也很有意思,摒弃了常见的脸谱化人物,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地塑造,让主角鲜活起来,让我们在主角身上看见朋友乃至自己的影子。以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为例,他是精英航天员,人类文明开疆裂土的先锋;他也是对漂亮女生一见钟情,甚至连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的纯情少年;他同样是面对天灾人祸无能为力,只能排队领取物资的普通人;他是愿意用自己性命换取妻儿生存机会的父亲;他在面对选拔中那毫不留情、直击心底疮疤的问题时,忽然情绪失控暴怒出声,反应过来后马上对着屏幕点头哈腰不断道歉,心知自己把一切弄砸了又无处倾诉,像是被工作压力压垮的中年上班族。这种“人味”而非神化的塑造,也是非常打动我的一点。

除了上述内容,影片中还有许多让人惊喜的细节或者说“梗”,能够充当安检大门、防暴机器人、工程用外骨骼、防弹掩体的水陆两用“门框”机器人,绝对是充满中国味儿。打戏桥段的手臂外骨骼,残骸坠落时再次砸中了海底的悉尼,都会让对上电波的科幻作品爱好者会心一笑。而利用AI技术重现的、已经离世的吴孟达和最后那段“致敬吴孟达先生”,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是献给看着达叔电影长大的观众的最真挚的情书。这些细节,更让电影增色不少。

最后,我依然惋惜受限于院线限制,近乎80分钟的内容不得不被删减,无法登上银幕,这不得不说是极大的遗憾。《流浪地球》像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缕曙光,而《流浪地球2》则远比前作耀眼。衷心希望《流浪地球2》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朝阳,后续作品能更加璀璨夺目!

16801632564805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