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版面三总第45期 >2024-04-18编印

《园丁与木匠》
刊发日期:2024-04-18 阅读次数: 作者:黄 鹏  语音阅读:

《园丁与木匠》


文/汉寿浆站 黄 鹏

孩子慢慢长大,从呱呱坠地、嗷嗷待哺的小婴儿,慢慢开始咿呀学语,会自己玩耍、产生好奇心,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于孩子的问题从“解决温饱”上升到“如何教育”,从“物质”到“精神”。当你觉得在教育孩子方面感觉累的时候,深感迷茫的时候,我推荐你来读读这本书,希望能缓解你的焦虑。

“园丁”顾名思义就是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播种完,适当施肥修剪,静待花开。“木匠”呢,就是要把孩子“砍”成某个样子。到底是选择园丁还是木匠,我相信父母在教育中都会选择做前者,但是现实往往是我们总想着做“园丁”却做了大量的“木匠”的工作。

里面提到关于爱和学习的悖论,第一个叫做爱的悖论,孩子的将来总是会独立于我们的,我们也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独立,但是独立并不是越早越好。人不同于动物,小鸡、小牛生下来没多久就独立了,动物的童年很短,而人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童年依赖才能促成之后更好的独立。童年得到爱更多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中能够具备更好的适应性,我觉得这就是情商的由来。第二个叫做学习的悖论,你要他学会学习,就必须得让他好好玩耍。小时候的打闹其实是一种社交演练,现在很多家长都过度保护,就是怕孩子和其他孩子发生矛盾。家长叉着腰站在旁边保护,一有摩擦就立马介入,最后结果就是导致孩子不会和别人社交。所以请不要焦虑,混乱和无序才是童年的主旋律。

园丁型父母肯定会培养出更好的孩子。但是,要做园丁型父母可没有那么容易。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我认为,父母智则少年强,父母学则少年智。现在的家长卷教育、鸡孩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有终身学习的思维。身教胜于言传,做个园丁型父母,“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实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认知升维,孩子们成长才会更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