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秋色短,美食情更长
文/办公室 杨 瑾
不知不觉,上班的路上多了许多黄色的叶子,一件衬衫已经盖不住早晨露气的温度,中午的天空变得好高,云朵的线条也变得明朗,原来秋天已至。
衡阳人总说:衡阳只有夏冬两季,春秋两季就像是“夹缝中求生存”的赠品,尤为短暂和不起眼。的确,衡阳的秋天就如同“匆匆过客”,在不经意间悄然来临,又在人们还未完全察觉时,吹黄了树叶,带走了热浪,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
衡阳的秋天,气候并不那么吸引人,美食更让人抓心挠肝。在这个夏冬过渡的短暂时期,可以吃到冬天特供的土火锅,提前享受冬日温暖。衡阳厨师也总能用最朴素的做法,将普通的食材转化为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他们做土火锅时,只需要将牛肉/羊肉/鱼杂进行简单炒制,通过炒制锁住肉质的鲜美;再将炒制过的肉放入土砂锅中,加入慢火炖煮的高汤,这是衡阳土火锅的灵魂所在,由猪骨和土鸡精心熬制十几个小时。等砂锅咕噜咕噜冒泡的时候盛上一碗热汤,微微吹凉送入口中,汤汁在舌尖缓缓化开,高汤的醇厚、肉质的鲜香在口中交织、升华,好吃得让人摇头晃脑,回味无穷。一碗热汤下肚,唤醒全身味蕾,让人忍不住要大快朵颐地吃肉、扒骨头。吃完肉,扒完骨头,锅底剩下的高汤也不要浪费,将蔬菜、豆制品一股脑倒进去,让它们在高温的拥抱下尽情吸收汤汁的精华,等到砂锅再一次咕噜咕噜冒泡时,那些原本平淡无奇的蔬菜和豆制品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蔬菜的清脆与豆制品的甜美在汤汁的浸润下变得更加可口,每一口都充满了丰富的层次感。先喝汤,再吃肉,最后吃蔬菜,这种由简到繁,再由繁归简的味觉体验,是衡阳人对食材和汤汁的珍惜与极致品味。
夏天辣得衡阳人直冒汗的本地菜,在秋天吃来也是恰到好处。无论是衡东脆肚、炒麻拐还是茶油炒鸡,都能让人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辣味的刺激和食材的鲜美。当然,秋天的凉爽,也不会削弱衡阳人对烧烤的热爱,烧烤摊前依旧热闹非凡,人头攒动。炭火上的肉串滋滋作响,香气四溢,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肉香和辛辣的刺激。然而,与夏天不同的是,秋天的凉爽让这份热辣变得更加舒适宜人,衡阳人不需要在湿热的空气里吃的满头大汗,汗湿衣衫,而是可以悠闲地坐在烧烤摊前,享受着清爽小啤酒与油腻烧烤的“平衡艺术”。
衡阳的秋天,舒适得让人倾心,却又短暂得让人惋惜,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那些凉爽的微风、淡淡果香就悄悄地溜走,还未曾细细品味,就已经迎来了冬天的前奏,然而一年四季都不曾改变的是——衡阳始终好吃。